栏目导航×

梯次培育中试平台 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5-08-18

“产业中试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产业技术创新,也决定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。”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日前表示,工信部已将2400余家中试平台纳入储备库,并从中遴选产生241家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,力争在今年底,培育5个以上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。中试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样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,是畅通技术创新到市场应用的“中间站”。一项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、实现大规模量产的关键一步,就是迈过中试这道坎。目前,工信部正加快打造制造业中试平台梯次培育体系,夯实制造业基础。

助力科技成果转化

中试又称半工业试验,是产品正式批量投产前,验证实验室研究确定的工艺和技术路线是否成熟、合理,产品的结构、性能、功能、质量可靠性,相关生产管理流程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是否接近生产要求的过程。中试一头连着实验室的创新成果,一头通向产业化的规模制造,紧密连接技术链、创新链和产业链,是科技成果转化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关键环节和跨越科技成果转化“死亡之谷”的重要桥梁。据了解,中试着力解决实验室研发过程中“样品可不可产”、产业化试制生产过程中“产品好不好用”的问题。据统计,经过中试的科技成果,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%以上,未经过中试的产业化成功率仅为30%左右。作为连接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桥梁,中试平台承担着成果验证、工艺优化、设备选型、技术集成等多重任务。工信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近年来,各类建设主体根据发展基础,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建设模式推进中试平台建设。龙头企业牵头建设的中试平台在满足本企业产品中试需求后,用富余的中试能力提供对外服务,促进资源高效利用;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服务平台,为行业发展提供综合性、专业化服务;高校院所建设的中试平台将科技成果由实验室转移至中试平台,进行工程化试验和中试熟化……各类中试平台通过提供高水平中试服务,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

加速培育专业平台

制造业中试平台是输出中试服务能力的重要载体,是推动制造业中试工作的重要着力点。谢少锋介绍,我国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主要聚焦原材料、装备制造、消费品、信息技术、新兴和未来产业、共性需求6个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领域,加快打造制造业中试网络服务,促进中试资源互联互通。据了解,工信部将按照科学布局、梯次培育、标准引领、网络服务的思路,加快中试平台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。2024年1月,工信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《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》,提出到2027年,我国制造业中试发展取得显著成效,先进中试能力加快形成,优质高效的中试服务体系更加完善,中试发展生态更加健全,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如今,制造业中试加快向体系化、专业化、创新化发展,关键环节不断突破,各类成果加速转化落地,制造业基础持续夯实、不断优化。工信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介绍,在政策体系方面,《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指引》《制造业中试平台重点方向建设要点》等陆续发布,中试政策顶层设计不断强化;在标准体系方面,成立制造业中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,编制《制造业中试标准体系建设指南》,加快基础通用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研制,以标准引领和支撑中试创新发展;在工作体系方面,20余个省份出台中试专项政策,初步建立部省联动、部内协同、行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。一批专业化的中试平台正加速培育,为制造业发展注入新动能。今年5月,工信部公示了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名单,240多家中试平台名列其中,涵盖原材料工业、消费品工业、装备制造、信息技术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众多领域。

重点难点亟待解决

业内人士表示,目前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虽持续推进,但与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,仍存在差距,一些重点难点亟待解决。一是“不理解、不会建”。部分地方和企业对中试缺乏准确认知,将中试平台与创新中心、重点实验室、企业技术中心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载体等同管理,投入分散,导致中试平台在技术、服务和管理水平上良莠不齐。二是“建不起、用不上”,中试平台建设需要场地设施、软硬件、技术、人才等支撑,耗费巨大,企业难以负担建设成本,容易导致新产品研发周期长、产品良品率低、推广应用慢,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三是“资金缺、回报慢”,中试平台建设与运营具有投资规模大、风险高、周期长等特点,新产品验证一般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,平台自我造血能力和可持续运营能力一般较弱,资金投入回报见效慢,难以吸引长期资本、耐心资本,普遍缺少连续性、高投入支持,导致先进仪器设备缺乏、中试服务水平不高。加力破解中试平台建设发展难题,加快打造制造业中试平台梯次培育体系,将有效促进关键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高效转化,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。专家建议,要以提升现代化制造业中试能力为目标,强化资金、人才等方面政策支持,培育建设一批高水平制造业中试平台,打造国家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,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。谢少锋表示,将以提升中试能力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目标,抓好行业布局,针对创新成果策源地和产业发展集聚区,强化中试平台的区域特色和支撑作用;抓好服务效能,引导中试平台提升行业服务能力,发布高水平中试平台目录和公共服务资源清单,加快中试资源开放共享;抓好成果转化,多渠道支持中试平台建设发展。




免责声明:
本栏目所收集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 查看免责声明